"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和"盲人摸象"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5:33:34
别和我说一个是褒义,一个是贬义.这两个词是不是能反应出人类心理上的矛盾.

我个人觉得两者意思都一样,都表示发表自已的意见。只是“自已”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样。因为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已”是完全正确的。知识是无限的,你在地球上看地球,和你在其它星球看地球,再跟你在银河外看地球,有什么不一样。都有无限跟有限的区别,肓人摸象,只是在有限的空间作了有限的评论,这个评论在常人看来是错的而已。

盲人摸象比喻看问题总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一个是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一个是站在不同角度,各自得出的看法不同。
...
比如自古以来,人们看见苍天笼罩着大地,产生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这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了解有限,这是盲人摸象,是叫人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应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实情况,带有教育的色彩.

一楼回答的很好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是说人在立场或角度上会有不同的看法 而盲人摸象恰恰证明了这个命题 就这样 没什么人类心理的矛盾 只是出现这些所谓的褒义贬义 是为了说明一些事情 而且这两句话都不够客观 盲人摸象是在盲人没见过大象的前提下 如果见过大象 谁又能知道盲人摸了不会知道是象?
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那么愚蠢的人是什么样的看法的 谓之蠢么?永远不要在事物的表面停留太久 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只有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理论 建议你不要在研究所谓的人类心理矛盾了 这两句话都是在特定的环境所说出的 即使在同一个环境中 出现在两个人的对话 也不过是对事物有不同看法或者斗嘴拼智商而已 没什么实质的意义